黑龍江打撈工具廠帶您了解什么是公錐的作用原理,具體內容如下:
井下落物:因故滯留在井下的一切物體統稱為井下落物?,F場俗稱為落魚。
危害:堵塞油層,影響油井正常生產;縮短沉砂口袋,增加油井維修次數;妨礙增產措施的進行;易造成卡管柱事故;造成油井側鉆甚至報廢。
魚頂:井下落物的頂端稱為魚頂,即落魚的頂部。魚頂井深是指預頂所在井下位置到鉆盤方補心的距離。
卡點:卡鉆發生后,被卡鉆柱的高點位置稱為卡點。
中和點:指鉆柱所受上部上提拉力與下部壓力相互抵消的位置,是處理卡鉆事故時進行倒扣解卡的位置。
打撈作業:為恢復油井正常生產,撈出井下落物的作業過程稱打撈作業。
什么是公錐
1、用途
專門從油管、鉆桿、套銑筒、封隔器等有孔落物的內孔進行造扣打撈的工具。主要用于有接箍的油管或厚壁管類落物。
2、結構
公錐是長錐形整體結構,分接頭和打撈絲扣兩部分。接頭上部有與鉆桿相連接的螺紋,有正反扣標志槽,便于歸類與識別。
3、分類
普通公錐:螺紋牙尖角55°,8牙/英寸
加強公錐:螺紋牙尖角89.5°,5牙/英寸
4、作用原理
當公錐進入打撈內孔之后,加適當鉆壓并轉動鉆具,迫使打撈絲扣擠壓吃入落物內壁進行造扣。當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距時,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辦法將落物全部或部分撈出。
6、操作方法
當工具下至魚頂上部1-2m時,開泵循環,并逐漸下放工具至魚頂,觀察泵壓變化。如泵壓突然上升,指重表懸重下降,說明公錐進入魚腔,可以進行造扣打撈。如果懸重逐步下降而泵壓并無變化,說明公錐插入魚腔外壁的套管環形空間,應上提鉆柱,然后轉動管柱,重對魚腔,直至懸重與泵壓均有明顯變化(公錐入腔),才能加壓造扣進行打撈。
7、注意事項
打撈魚腔暢通,泵壓無明顯變化的落魚時,應增加扶正找中接頭或采用引鞋結構,以防止造扣位置錯誤,釀成事故。打撈操作時,不允許猛頓魚頂,以防將魚頂或打撈螺紋頓壞。特別注意不能在落魚外壁和套管內壁造扣。